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十三五技创规划发布 再次强调联盟作用
0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88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

     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

     改革举措,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

     规划。

         《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确立了“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

     标。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

     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与2015年相比,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

     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5.6%提高到20%;科技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翻

     一番,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

    权威专家解读规划5大看点

    看点1——大科技:从科技规划到科技创新规划

          与以往国家科技规划不同,本规划首次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命名。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规划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

    线,围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

    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

    络、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六个方面,提出建设高效协同国家创新

    体系的要求。

     看点2——高起点:从立足眼前到兼顾当前长远

            规划作了六项总体部署。前两项要求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

      的重大战略布局;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我国科技发展已从长期跟踪进入领跑、并跑、跟跑

      “三跑并行”新阶段。因此,规划更加注重前沿性引领性,更加关注颠覆性技术对产业

      变革的影响。

      看点3——全链条:从“象牙塔”到创新全链条

            规划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

      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创新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科研只是

      创新链条的一个环节。本次规划从创新全链条出发,体现了整体性协调性,突出了顶层

      设计,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

      看点4——新空间:从局部示范到多层次推进

           规划指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规划亮点之一是突出区域创新,提出拓

      展创新发展的新空间,强调打造区域创新发展高地和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看点5——宽格局: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世界

          规划要求,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深入参与全球创新治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全球化时代,只有开放才有促进创新资源的全方位

      流动和有效配置。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走进去和引进来对丰富创

      新生态起了重要作用。

  发挥联盟【政产学研用创】结合作用 

        其中,规划在第十九章【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中提出,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企业为主体、政策为引导,推进【政产学研用创】紧密结合。改革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联盟形成和运行机制,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深化产学研、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的

     紧密合作,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

     台建设。在战略性领域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合作

     模式。”在【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中提出,要“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集聚

     产业创新资源、加快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

     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

      制造2025》,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71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

      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在【保障措施】中

      明确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重点

      行业绿色发展。”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形态,已成为实施国家创新驱

     动战略,建设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自20076月启动全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盟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共有146家联盟参加了试点工作。非晶节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联盟于2012年成为国家科技部第三批启动的试点联盟(国科发体[2012]293号)。

           各联盟在各自的行业内开拓探索,勇于实践,积极围绕产业链构建技术创新链,打通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通道;针对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关键、共性问题,组织联合

      攻关,共同研究制定和完善产业技术标准,引领产业技术进步;整合盟员单位资源,建立

      面向行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及机制,推进研发条件资源和知识产权共享;联

      合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产学研科技人员交流、互动,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同时

      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建全运行规范,努力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在国家试点联盟的示范带动下,各地方、各部门也相继开展了联盟推动工作,一大批

      产学研相结合的组织以联盟的形态和思路涌现出来,对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深化

      供给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中央在“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分明确

      提出要“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

      度融合”的要求。今年2月,由十五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明确把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列为今年重点工作。

 

           (来源: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 锐科技)